《金融&贸易》2017年第1期

总第21期 2017年03月01日出版

中心话题 Central Topic
论衡 Views
  • 企业如何稳健“走出去”

    [张建平]

    我国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的迅猛程度远远超出了政府和市场的预期,其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在逐渐上升。政府应该做好规划和引导,为企业“走出去”营造良好的环境,保障国家利益。

  •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上不断赶超

    [马涛 王岚 ]

    随着中国贸易结构转型升级和《中国制造2025》的进一步实施,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上会不断赶超,也会逐步改变以廉价劳动力换取微薄利润的局面。

  • 货币政策的四国演义

    [谢亚轩 刘亚欣 ]

    2016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日本、欧元区以及中国的经济形势均出现了一定的积极变化,但是各国的货币政策却不尽相同。

财资 Treasury
  • 汇率风险管理路径探索

    [杨晔]

    并购交易一般具有标的价值高、外汇资金需求量大、合同交易期限要求严格等特点,因此,中国企业需要深入探索并购交易多元化的汇率风险管理路径。

  • 电子票据保理业务新空间

    [胡翔]

    旨在帮助企业盘活应收账款的票据保理业务,将在电子票据普遍运用的新时代绽放异彩。

  • 从全面预算到动态价值管理

    [陈琳]

    随着新的商业模式和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国际、国内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针对不确定性的预测、决策和控制,全面预算管理必须尽快迈向动态价值管理。

  • “掘金”银行间债市

    [徐毅鸣]

    作为市场重要主体,非金融机构积极参与银行间债市,可带动财资管理效益的提升。

  • 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初探

    [董航]

    应收账款作为一项典型的企业债权资产,是企业进行资产证券化良好的基础资产。

贸易融资 Trade Financing
  • 出口信贷业务新蓝海

    [朱玉庚 任忠鑫 ]

    伴随着中国 “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资企业将会有更多建设类、产业投资类跨境投融资需求和境外承包工程项目,客观上将给出口信贷业务的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性机遇。

  • 产权交易机构的跨境融资业务

    [陈哲]

    产权交易机构在为企业设计跨境融资方式时,可以统筹考虑汇率、利率、币种及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等因素,权衡不同跨境融资模式的成本,以成本低、流程短、提款快为最佳选择。

  • 商业银行与支付机构跨境支付合作前景

    [余佳徽]

    银行与支付机构的业务合作需要从单纯的支付结算等业务合作,向更纵深的战略合作关系发展。

贸易金融 Financial Study
  • 徐连生:亚太财资先导

    [荣蓉 王亚亚 刘丽]

    作为一名本土成长的中国人,徐连生紧紧抓住了财资管理在华的发展大势,以自己深厚的专业功底、务实创新的开拓精神,一次次征服跨国巨头,成就了其亚太区资深司库的人生华章。

跨境人民币 Cross-border RMB Settlement
  • 跨境人民币业务:在调整中前行

    [王莉]

    目前,虽然人民币跨境使用途径有限,但已在部分领域实现突破。在新的环境下,商业银行应通过业务创新,拓展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与客户群体。

  • 关注转口贸易人民币业务

    [周永涛]

    新型模式转口贸易人民币业务有可能引起金融风险积累,值得银行从业者关注。

结算 Settlements
  • 渐行渐近的最低联系原则

    [王腾 ]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银行和企业要密切关注“最低联系原则”,避免在境外被诉的风险。

  • 对UCP的正确解读存在吗?

    [宋昌纯 译 周晋]

    解读规则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不顾规则的背景以及事实与该背景是否相似就简单地应用规则。当我们结合背景搞清楚规则的意义时,将规则应用于其他的事实场景会变得更容易。

  • 银行付款责任的“第22条军规”

    [金·辛德伯格]

    买卖双方都不在URBPO的保护范围内这一前提似乎为BPO的使用设置了障碍,这是一种“第22条军规”现象,本应促进产品的规则似乎在起反作用。

  • 如何妥善处理甲板货提单

    [石燕峰]

    对银行来说,了解买卖双方是否对甲板货达成一致的协议很有必要,同时还应从货物性质来判别甲板装载是否合理,从贸易术语判断收货方对甲板货是否知晓。

人文 Humanity
  • 孔子也是努力追求富裕的

    [钟伟]

    见利忘义,嫌贫爱富,人之天性。能以道义、乐贫炼化,稍稍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五千年来,知易行难,猪油蒙心。

  • 朗读者

    [王莉]

    在朗读时,比语言更重要的是,你了解我的喜悦,正如你也听到我没有对你读出的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