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话题

物联网贸易金融创新

来源: 《金融&贸易》2017年第1期 作者:任晓燕 李鸿雷 陈俊孜
没有产业化的物联网难以发挥个性化和成本的优势,也就很难满足贸易金融特色化业务的需求,物联网技术在贸易融资业务中的普及仍需要较长一段时间。

“物联网”概念自1999年在美国首次提出以来,被广泛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信息产业革命的第三次浪潮。从实际应用来看,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通过各类传感装置、RFID技术、视频识别技术、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系统及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智能网络系统。物联网从预言走向现实,已蔓延到经济社会的各个角落,金融业也将成为受影响最为深远的领域之一,尤其是物联网技术与动产质押融资业务的创新结合,被诸多金融机构和企业看好,成为当前贸易融资领域的新宠儿,开启了贸易金融业务转型的序幕。

物联网金融在国内的推广情况

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物联网的相关概念,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随后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先后颁发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文件,开启了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黄金五年。近期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在物联网应用方面做出政策规划,提出物联网的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要加快发展。

物联网在获得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之后,物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也得到了应用。其中,国内多家金融机构一直在关注物联网技术的前沿动态,在近年动产质押业务风险频发之际,物联网技术与动产质押的结合发展迅速,多家金融机构选择了自己的物联网金融发展路径。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