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2024年第24期
总第510期 2024年12月15日出版
[肖立晟 吴立元]
[杨子荣]
[栾稀]
[周学智]
[熊婉婷]
[魏宏冰]
[潘圆圆]
[郎平 ]
[宋爽]
[倪淑慧]
[周学智]
[张明]
特朗普政府大概率会采取分批分步骤加征关税的方式,考虑到关税生效仍需一段时日,再加上第一轮关税不会一步到位,预计2025年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对中国整体出口增长的影响有限。
[管清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2025年政策基调和发力方向,其中有不少超预期、超常规的表述,释放了重要的政策信号。
[童慧华]
近年来,随着电商差异化经营和服务商的专业化运营,跨境电商行业整体得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品牌开发、物流支持、资金支付等方面也面临一些瓶颈和制约。
[何晓峰 王倩 闫明]
构建企业外汇指数,可让中资跨国公司更快速、直观地了解到外汇市场波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便于在集团内部形成统一的风险认知与管理协同。
[祁欣 肖雨濛]
2024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成果丰硕,为越来越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成为全球合作共赢的生动实践。
[叶子繁 张家源 赵子晞]
围绕独角兽企业出海需求,银行可搭建全球联动响应机制,联动范围覆盖从客户营销、产品创新、系统开发等的全业务环节,打通机构间信息共享壁垒,快速挖掘与响应企业业务需求。
[茅海燕]
由于跨境保函境外项目涉及面广、境内外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无法彻底消除,企业在跨境保函实际使用过程中仍会面临诸多难以预计的风险,银行应持续运用科技手段,减少信息差,助力中资企业跨境投融资行稳致远。
[赵文轩 刘梦骁]
银行在开出独立保函时,应充分考虑到各方面因素,加强境内外法律研究,正确拟定保函的失效条款,审批合理的授信期限,妥善处理保函销卷,防范保函效期的风险。
[赵凤雷]
现阶段,关于保函转让的各国际规则均为目标产品制定,目标产品的功能定位不同导致其关于转让的规则有所差异,银行须根据适用规则和预期受让人的特点相应完善保函的转让条款。
[田志超 朱玉庚]
我国商业银行应不断探索解决境外企业离岸授信难题,打通境内外、本外币、离在岸的金融服务渠道,为境外法人提供不限于离岸保函、离岸贸易融资等更丰富的金融服务方案。
[彭建军 刘宇华]
企业需要研究和了解与保函风险相关的各种风险因素,必要时做好项目尽职调查以识别和评估风险。银行需加强对保函受益人所在国的国别研究,有效发挥保函便利交易和防范风险的作用。
[李智超]
[陈雨迪 梁煊]
[张岸天]
[乔若羽]
[甄筱宇]
[李思慧]
[徐伟 许殿宇]
[李晓明]
[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
[潘华键 王丽媛]
现阶段,信用证审单机制更多仍是在原有机制上进行细微优化,应尽量从原则出发,消除目前国际商会意见以单独案例形式出现并讨论且适用范围较窄的问题,同时倡导受益人规范制单、开证行规范开证,尽量避免争议发生。
[张辰]
与ISBP745相比,ISBP821增加了关于管理性条款的规定。信用证业务各当事方应准确理解并正确处理管理性条款,避免损失和争议。
[董明敏]
证券公司应抢抓“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带来的新机会,通过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投资研究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境内外投资者的跨境财富管理需求。
[陈汉鹏 卜振兴]
2024年我国银行理财市场规模稳健增长,产品和投资结构优化,投资者结构更趋多元,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未来需要持续深化产品创新,强化风险管理,提高数字化能力,为市场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程实]
这个世界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依旧热爱生活;人生则只有一种浪漫主义,那就是一次次跨越似是而非的“罗生门”,依旧目光朝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