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国际汇市回顾

美元指数震荡走强

来源: 《中国外汇》2024年第24期 作者:李智超 编辑:张美思

2023年末,许多观点认为2024年美元指数将伴随着美联储较快开启降息进程的背景而走弱。实际上,在美国经济维持较强韧性、通胀具有粘性、美联储不断推迟降息进程的背景下,2024年美元指数整体维持震荡偏强态势。截至2024年12月12日,美元指数年内上涨约5.46%。具体来看,在经济数据阶段性波动、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变化等因素的作用下,2024年美元指数走势呈现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24年初至4月中旬,美国经济数据相对稳健,通胀数据具有粘性,带动美元指数走强。2024年初至4月中旬,外汇市场的波动基本由数据驱动。美国1—3月消费价格指数(CPI)和核心CPI连续超出预期,使得市场对于美国对通胀“最后一公里”的控制再生担忧,叠加美国经济数据整体表现稳健,推动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从年初的低位回升。同时,市场对于主要央行的利率路径均有较为一致的预期,欧美大选仍未到来,乌克兰危机对于外汇市场的影响基本消退,市场缺乏大的宏观变量,使得十国集团(G10)外汇市场波动率处于低位,套息交易再次成为最受欢迎的交易策略,因此高息货币如美元、英镑和部分新兴市场货币受益。

第二阶段:2024年4月下旬至9月,美国经济数据走弱,美联储开启降息,叠加套息交易平盘等因素共同导致美元指数走弱。一方面,二季度以后,美国多项经济数据开始转弱。二季度开始,美国CPI、采购经理指数(PMI)中的投入物价分项指数等数据均出现边际回落的迹象,花旗经济意外指数走低,叠加部分月份非农就业人数骤降,失业率快速抬升至美联储预期之上,使得市场不断增加美联储将转向鸽派,甚至不得不短期内大幅降息的预期。与此同时,包括鲍威尔在内的多名美联储官员也对于美联储的利率路径有了新的态度和解读,最终美联储在9月以50个基点的方式开启降息周期。另一方面,在美联储转向鸽派期间,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如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和澳大利亚联储等都保持了鹰派的立场。美国与其他国家央行取向的差异也进一步使得美元指数走弱。除了美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美联储态度转向以外,套息交易的平盘也成为此阶段美元回落的另一个推手。例如,墨西哥、印度、欧洲议会、法国两院的大选在2024年中逐渐拉开帷幕,最后的选举结果虽然并未超出市场预期,但是竞争的激烈程度使得各国的金融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并产生一定外溢影响。同时,在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之时,随着日本通胀长期位于日本央行目标之上,且日元贬值已经引起日本政府的关注,市场对于日本央行加息的预期也逐渐升温。美债利率下行、市场波动率走高,融资货币日元利率走高使得在一季度盛行的套息交易快速平盘,这也成为美元指数回落的导火索。

第三阶段:2024年10月以后,美国经济数据企稳叠加“特朗普交易”升温,使得美元指数持续上涨。10月以后,伴随着美国大选的临近,“特朗普交易”开始被市场频繁讨论,并助推市场行情波动。在11月5日美国总统选举投票前,媒体统计及博彩网站数据均显示这会是一场势均力敌的选举,但伴随着大选当日特朗普在多个摇摆州取得较为明显的领先并锁定票数,市场才逐渐意识到这场选举并不如预期那样势均力敌,而是特朗普和共和党的大胜。特朗普的当选以及共和党的横扫使得市场情绪快速发酵,美元指数上涨,众多非美货币下跌。此后,特朗普竞选时提出的加征关税、驱逐非法移民等政策主张使得市场对于美国通胀再次走高及美联储延缓降息的预期升温,进一步推动美元指数走强。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