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政策信号

来源: 《中国外汇》2024年第24期 作者:管清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2025年政策基调和发力方向,其中有不少超预期、超常规的表述,释放了重要的政策信号。

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24年经济工作内容,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确立了2025年政策基调和发力方向,其中有不少超预期、超常规的表述,重点应关注以下七大信号:

第一,总体定调十分积极。会议对于总基调的表述在过去“稳中有进”的基础上增加了“以进促稳”,较以往有明显的突破。会议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并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而此前只有脱贫攻坚战才有“超常规”的表述,凸显了中央的决心。会议肯定了前期政策成效,认为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助力经济明显回升。预计后续政策层面会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核心是促进物价合理回升,实质性加码的政策组合正在路上;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或为5%左右,有助于市场预期好转和情绪修复。

第二,货币政策方面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此前,央行仅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2009—2010年实施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自2012年以来,央行的货币政策定调一直是“稳健”。在笔者看来,此次会议将货币政策定调为“适度宽松”,预示着2025年降准降息空间值得期待,或为10年来最大幅度,股债双牛行情可期,尤其是在通胀回升之前,债券收益率下行趋势较为确定,对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容忍度会进一步提升。

第三,财政政策方面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较此前增加了“更加”。上一次对于财政政策这样的定调还是在2020年7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当年赤字率突破3%,并发行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此次会议的表述表明财政政策空间已经打开,主要发力点是提高赤字率、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扩大专项债投向。预计2025年赤字率为3.8%—4%,专项债或超4万亿元,特别国债或超2万亿元,广义财政支出将延续发力,但具体规模体量需要2025年3月两会进一步确认。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