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2018年第21期

总第363期 2018年11月01日出版

宏观经济
圆桌
外汇管理专题
  • 构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免费

    [叶海生]

    资本市场的开放,迅速改变了国际投资头寸的负债结构,证券投资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已经达到1/5,并且在未来还会持续快速增长。

  • 国际资本流入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影响

    [谢亚轩]

    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上半年,国际资本仍将净流入中国债券市场,但规模可能出现比较明显的收缩。

  • 互联互通新时代

    [靖立坤]

    通过交易所等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机制,实现了两个市场的投资者和产品的直连,提高了跨境投资服务的效率。

  • 从债券通角度谈完善债券市场建设

    [郑雯]

    开放境内债券市场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其前提条件是境内要具备成熟的债券市场和完善的配套制度。

政策
数据分析
金融
  • “财务中性”理念下汇率避险的路径选择

    [苏莹 蔡嘉琳]

    通过比较不同交易情境下的汇率避险工具,可以为银行开展适应市场需求的外汇衍生产品创新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 原油期货银行账户及其运用

    [王旖 杨孟杰 ]

    原油期货作为我国第一个国际化期货产品,唤醒了境内外交易者的投资热情和市场潜力,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有挑战。

  • 聚焦互联网企业服务贸易收汇

    [陈国松]

    互联网企业服务贸易收汇定价的合理性和贸易背景的真实性,是银行业务办理过程中的主要审核难点。

产业
  • 出口企业退免税实操攻略

    [王强]

    出口企业既要积极用好各项退免税优惠政策,也要了解出口退免税办理的最新程序性规范,并学会识别和防控出口退免税的法律风险。

  • 美国对外国投资监管审查的新规落地

    [唐承慧 王莹 王蔚 严明雯]

    FIRRMA扩大了CFIUS的管辖范围,延长了CFIUS审查的期限,还针对特定类型的交易引入了强制申报流程,并为交易各方创设了自愿提交简化申报以加速审查的制度。

民生广场
  • 信用证条款的设定

    [臧洁]

    一笔信用证业务,从客户提交开证申请书开始,单证人员就应该启动“敏感”模式,把以后可能引发争议的模糊不清之处厘清,尽量使信用证条款设置得更加明晰,在展示银行专业能力的同时,维护好客户的利益。

  • 信用证修改引发的思考

    [刘颖]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银行应当多与客户沟通,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并应站在不同角度、以不同身份多方面换位思考,力求以尽可能圆满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建行天地
  • 探究银行保函的分批担保问题

    [牛凡]

    为了避免因开证模糊不清引致风险,对于结算中涉及保函的信用证,开证行在开证环节应对保函的出具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以维护自身和申请人的正当权益。

  • 信用证相关方需谨慎对待信用证条款

    [侯笑影]

    信用证各方当事人应充分认清自身在信用证业务中的职责,确保信用证条款清晰、合理,以避免风险,保障贸易顺利开展。

市场
  • 人民币NDF市场的现状与特点

    [贺晓博]

    当前,人民币NDF交易市场仍然具有很强的市场参与度,交易保持着较为活跃的水平。作为离岸汇率衍生产品的一种,人民币NDF仍具乐观的发展前景。

  • 多重风险因素交织下的10月汇市

    [唐维军]

    基于全球经济、政治局势的复杂局面仍将延续,在多重风险因素的交织作用下,短期内全球汇市仍将呈震荡态势。

财经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