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金融与经济

来源: 《中国外汇》2019年第6期 作者:谢亚轩
中国金融该如何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答案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金融与经济”,或者更准确地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这一课题,曾在上世纪90年代广泛流行于国内博士论文之中,时至今日,被讨论的热度也依然不减。在这里,笔者仅聚焦于以下角度:在过去两年“防范金融风险,结构性去杠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中国的决策层已决定重新启用“金融”,以助力中国“经济”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转型。笔者认为,将2019年2月22日举行的政治局集体学习(以下简称“2019年学习”)的表述,与2017年4月同样是围绕金融和经济问题举行的政治局集体学习(以下简称“2017年学习”)的表述加以对比,这一结论就显得更为清楚。

第一,金融对于经济的积极作用重新得到强调。2017年学习的中心内容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其潜台词是,金融安全存在重大隐患,金融如果不稳,经济乃至社会也会不稳,需要加以治理和整顿。可以说,那次学习主要关注的是金融对于经济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对中国宏观杠杆率持续快速上升,过度金融侵蚀经济增长基础、加剧收入分配差距,股票资产价格剧烈调整以及其他金融乱象,进行了深刻反思。相比之下,2019年学习的中心内容是“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尽管仍然强调金融风险的防范,但放在首位的是完善金融服务,发挥金融对于经济的正面和积极作用。

第二,金融的地位得到提升。2017年学习的表述是“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个“重要”有所谓“好”的和“坏”的之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2017年学习强调的是“坏”的重要性。而2019年学习的表述显然更为全面——“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在强调金融作用两面性的同时,把“好”的重要性放在了首要和突出的位置。

第三,客观全面阐释了金融和经济之间的关系。2017年学习主要是单维度谈金融对于经济的影响,有正面影响——“金融活,经济活”;当然更加可能有负面影响——如果金融不稳,经济也将不稳。这不仅与2008年危机后全球领域的反思有关(例如贝泽默在2014年利用46个国家和地区数据的研究表明,过高的银行信贷/GDP比率对经济增长会产生负面影响),更是对于近年来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实践的深刻反思。2019年学习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维度,进一步表述了经济对于金融的影响:“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这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为金融正了名:金融是实体经济的镜像,金融领域的问题或者乱象很大程度上是经济社会领域问题的一个集中体现,不能把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完全归咎于金融,毕竟“解铃还需系铃人”。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