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资
解码“新审计报告准则”
来源:
《金融&贸易》2017年第3期
本刊记者:
在新审计报告准则下,企业管理层需要审慎考虑决策对审计报告披露内容的影响,治理层应在监督财务报告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随着财政部于2016年年底印发《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等12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审计报告在格式、结构和内容上迎来了一系列新的转变。面对这些转变,审计机构和企业均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适应新准则并做出相应调整。根据实施时间安排,从2017年1月1日起,“A+H股”公司和H股公司适用新审计报告准则;从2018年1月1日起,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至A股上市公司、IPO公司以及新三板创新层挂牌公司等(见附表)。新审计报告准则带来了哪些变化,又将给企业的财务工作和与审计机构的沟通带来哪些影响?围绕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毕马威(中国)的执业技术部主管合伙人芮怀涟先生。
中国外汇《金融&贸易》:新审计报告准则对当前标准审计报告的格式、结构和内容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其中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的改变?
芮怀涟:新审计报告准则于2017年1月1日起实施,与当前标准审计报告相比,依据中国审计准则编制的新审计报告具有一系列新的特征,其中比较突出的几项特征体现在如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