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话题

跨境业务风控变革

来源: 《金融&贸易》2017年第3期 作者:王凯
在新形势、新方向、新技术的推动下,商业银行跨境业务的风险管理内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目前,全球经济步入新的发展周期,监管当局正在调整原有的监管风向,技术进步也带来新的交易模式,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一般而言,各家商业银行对于“新形势”“新政策”下的风险管理,更多是针对其客户经营状况和客户在银行办理的业务,即通过对微观客体的风险管理确保其资金安全;而面对革命性新技术的出现,各家银行或许对技术发展的最终趋势有着相对一致的看法,但观望伫足还是积极拥抱却有着方向不同、进度不一的考虑。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当前传统银行对于新技术的不同选择或将是银行战略选择的分叉口,而战略选择的失误往往是最大的风险。本文将通过对跨境企业业务的聚焦,来探讨“三新形势”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三新形势”下的经营风险

新形势下跨境企业的主要风险。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跨境企业面对境内、境外的全球市场竞争,本币、外币多种货币支付以及境内、境外的多重监管环境,面临着比以往更大的经营压力。

一方面,全球经济下行,需求不振,国际贸易增长乏力。我国作为GDP增速最快的国家,自2010年经济增速达到10.6%的阶段性高峰后,持续下降至2016年的6.7%;进出口总额2009年较2008年出现大幅跳水,当年的增长率仅为-16.3%,除2010年实现33.9%的反弹性增长外,之后,各年的增长持续低迷,在2015年和2016年的两年里,甚至出现了-7.1%和-0.9%的负增长。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