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把脉中东工程建设市场风险

来源: 《中国外汇》2017年第13期 作者:费佳 杜卓南 编辑:章蔓菁
中东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企业需对当地的政治、经济、人文及法律环境有所了解,对典型风险有所预判和防范。

中东地区地处亚非欧三大洲交界,作为东西方交通运输要冲,自古就通过“丝绸之路”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近年来,中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持续实现高速增长,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基础设施建设更是成为中国与中东国家合作的重要领域。2016年1月,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中明确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合作关系的定位:“推进中阿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的‘1+2+3’合作格局,推动务实合作升级换代”。在此背景下,不少中国企业纷纷前往中东工程承包市场探寻机遇。在此过程中,中国企业除了要考虑合适的工程项目及合作方外,还需对当地的政治、经济、人文及法律环境有所了解,对中东工程建设市场的典型风险有所预判,并加以有效防范。

提前开工的风险

在中东工程建设市场中,业主为了表明项目已一切就绪,并展示其推进项目的能力,以向潜在买家或租户传达项目运转顺利、前景乐观的积极信号,往往急于启动并推进项目,导致项目在不具备条件(比如缺乏项目总体和细化设计)时就进行招标并要求提前开工。该做法往往会给承包商带来极大的风险。例如在某设计施工总承包合同中,合同为总价包干制,由总承包方承担设计责任。而业主在总承包方的设计方案尚未最后敲定前就指示开工,结果后续产生了一系列争议,包括:提前开工后因设计反复更改而导致的工作范围和工作量变化的责任应由哪方承担;合同变更是否获得了业主认可;由此产生的直接相关费用的增加和工期延长等种种问题应如何解决等。

为防患于未然,承包方应注重以下三个层次的沟通问题:一是在发生工程变更事宜时,应立即告知业主该情况,要求业主确认变更,并根据合同约定,履行变更程序;二是应特别注意沟通的对象,确认其的确有代表业主做出决策的权利;三是应详细向业主说明某项变更对整个工程所带来的影响,而不能假设业主对变更的后果已了然于胸。此外,需要与沟通同步进行的还有对书面文件的留存。无论是承包方在项目开工前与业主关于项目开工时点的沟通,还是承包方在项目开工后与业主关于设计变更和工作范围变化的沟通,承包方都应及时做好相关书面文件的制作和保存工作,包括做好详实的记录、保留会议纪要和工作笔录、电脑备份、存档第三方意见等。如果了解事实背景的项目人员计划离职,承包方还应考虑是否需约定该人员在相关争议发生时负有协助义务。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