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

两次危机的“脱实向虚”与“脱虚向实”

来源: 《中国外汇》2017年第13期 作者:杨盼盼 唐雪坤 编辑:张美思
危机爆发与经济体“脱实向虚”有紧密关联,中国对此需要谨慎对待,做好系统性风险防范;但两次危机的经验也表明,片面过快追求经济的“脱虚向实”可能并不是一个合适的政策选择。

近段时间,有关中国金融去杠杆的讨论十分热烈。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话题,是当前中国“脱实向虚”的风险,以及强金融监管能否带领经济“脱虚向实”。今年恰逢亚洲金融危机二十周年,和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近十年,这两次危机的经验仍值得我们借鉴。客观而言,经济体出现“脱实向虚”的趋势是这两次危机爆发前的共有特征,危机的爆发则是对“脱实向虚”的一种比较强力的纠正。但是,这种纠正是向着“脱虚向实”的良性轨道上发展,还是向着“脱实向虚”的轨道上恶化,则值得进一步讨论。

两次危机皆有“脱实向虚”的诱因

通过对亚洲金融危机与美国次贷危机的情况梳理,可以看到,在当时的相关经济体中,经济“脱实向虚”的特征都较为明显。

首先来看亚洲金融危机,引发金融危机的“脱实向虚”因素可从内外两个角度加以解读。内部来看,国内资金“脱实向虚”,金融部门加杠杆带来的不稳定性上升。东南亚多国采取了金融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同时本国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金融抑制,金融监管缺失严重,导致金融市场投机严重。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信贷统计,1997年前夕,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的银行对私人非金融部门信贷的规模占GDP的比重均处于峰值,特别是马来西亚和泰国,这项比重最高时达到160%—170%(见图1)。大量的银行信贷扩张使得杠杆率过高,在经济风向出现逆转时,呆坏账快速累积,造成了巨大的金融风险。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