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离岸人民币期权市场:由快速发展向理性回归

来源: 《中国外汇》2019年第19期 作者:李侃 编辑:张美思
从快速发展到向理性回归,当前离岸人民币期权市场已经成为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市场,其未来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

离岸人民币期权市场是离岸人民币衍生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汇率避险具有重要作用。自2010年年底出现以来,离岸人民币期权市场经历了由快速发展到回归理性的过程。以下笔者将对其进行简要梳理,以便投资者对该市场有更好的了解,并为投资提供借鉴。

离岸人民币期权市场快速发展

在离岸人民币出现之前,亚洲时段新兴市场货币交易的大币种主要是韩元(KRW)和新台币(TWD)。尽管当时有在岸人民币差价交割期权(CNY NDO)的存在,但受制于市场参与者和流动性不足,以及在岸人民币本身波动性的局限,未能形成占据统治地位的规模。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亚洲货币汇率出现巨幅波动,之前非常活跃的衍生品市场亦遭重创,加之中国经济体量快速增长,人民币逐渐成为亚洲离岸货币期权市场最活跃的币种。

2010年年底,离岸人民币期权市场开始出现,到2015年“8·11”汇改前,离岸人民币期权市场发展迅速。其主要得益于离岸人民币外汇市场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交易主体和市场参与者使用离岸人民币进行跨境支付和投资。在此阶段,离岸人民币期权市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交易量和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市场波动率在低位运行,“套息交易”影响明显。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