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巧用融资工具 助力跨境并购

来源: 《中国外汇》2019年第19期 作者:姚影 编辑:王莉
银行应积极创新跨境并购融资产品,运用多种组合式融资产品,支持中国企业高效完成海外收购。

受中美贸易摩擦、外国投资监管趋严等因素的影响,2019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总额仅为200.4亿美元(商务部的数据),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61.4%。但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的并购交易规模则保持了稳定增长,成为中企“走出去”的热门区域。随着跨境并购交易数量和金额的基数不断增加,并购融资手段及工具也日益丰富。在此背景下,银行应积极创新跨境并购融资产品,运用多种组合式融资产品,支持中国企业高效完成海外收购。跨境并购的交易总量较大,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融资方式的筹划;同时,面对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也需要与时俱进利用市场金融工具进行创新,找到最适合自身的融资方式。笔者从多个角度剖析近年来出现的跨境并购融资工具。

定向可转债、私募可交债

是上市公司并购的新利器

定向可转债、私募可交债等融资工具以及“以小搏大”等交易设计层出不穷,为解决跨境并购融资难提供了新思路。定向可转债是上市公司依法发行、在一定期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债券持有人对是否将债券转换成股票享有选择权,因而定向可转债可被看作内嵌看涨期权的债券,可以实现“保底+向上弹性”。当债券发行公司的股价上涨时,债券持有人能够通过转股获得股价上涨的弹性收益;当股价下跌时,债券持有人则可将债券持有到期,再要求债券发行人还本付息。在并购交易中,定向可转债包含支付、融资两个功能。作为支付工具的定向可转债,能够较好地弥补传统现金支付和股份支付的缺点,为均衡并购双方不同的利益诉求提供解决方案。在现金支付中,并购方在进行外部债权融资时,若使用定向可转债作为支付对价,既不会对当期的现金流产生负担,并购方也无需再进行外部融资。如,某消费电子龙头企业为拓展自动化设备的产品线及应用领域,以2.1亿元收购某新三板挂牌公司,通过发行定向可转债、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目标公司100%的股权。在该案例中,定向可转债作为一种支付工具,给目标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提供了更多选择,增加了并购融资工具的丰富性,有利于促进并购交易的高效执行。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