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破解中企在美合规经营难题
来源:
《中国外汇》2018年第22期
作者:
编辑:王亚亚
美国法律法规的庞杂给中国在美企业的合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加之企业经营者大多并不具有法律专业背景,因而往往难以找到合规管理工作的突破口。
我国企业在境外进行实体投资后,不但面临着市场竞争压力,还需要按照当地的企业合规要求运营,并打造企业的合规制度和文化;否则,可能因为违规对实体运营造成负面影响。然而,由于境外法律体系和监管制度的不同以及境外合规制度的庞杂,有些中国企业在企业合规事项上并不能一开始就找到正确的做法,往往是在承担了一定的合规成本后才逐步重视或者找到了正确的合规治理途径。本文以美国为例,分享中国企业在美经营中的合规管理思路、制度和具体相关措施。
高度重视 有备无患
中资企业在美国运营,企业高层一定要高度重视企业的合规工作。在美国的法律制度下,合规并不是软性的规则,而是以法律法规 “高级形式”出现的硬性要求。比如在《美国联邦组织量刑指南》,就对有效合规体系做了明确要求。中国企业比较熟悉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又称《上市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也是美国合规管理法律化的一个实例。与此同时,中国在美企业应该明白,企业不合规运营的后果十分严重。因此,所有在美的中国企业都应慎重对待合规管理,特别是要杜绝侥幸心理,不能寄希望于监管部门“来不及”监管。
目前,美国采取了经济奖励措施来调动更广范围的力量监督不合规企业,导致不少不合规企业被举报。根据《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举报人举报的企业不合规信息若属实,会得到一笔奖励金,金额约为该公司因违规受罚金额的10%—30%。可以想象,如此高额的奖励金制度肯定会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对于企业合规工作的关注和监督。而美国的律师事务所也倾向于代理此类诉讼案件,通过法院判决为消费者取得巨额的惩罚性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