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人民币
跨境人民币业务盘整与突破
来源:
《金融&贸易》2018年第3期
作者:
面对日益扩大的跨境人民币业务规模,银行要继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同时还应对业务的合规管理给予足够重视。
2018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与我国发生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超过200个。一季度,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3.15万亿元,同比增长87.1%。其中,实收1.65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实付1.5万亿元,同比增长65.4%。经常项目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1.06万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货物贸易收付金额为7970.5亿元,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下收付金额为2619.3亿元;资本项目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2.09万亿元,同比增长2.03倍,其中,人民币在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项下的使用规模继续上升,以人民币结算的跨境直接投资占跨境直接投资结算总量的一半以上。
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统计,截至2018年3月末,全球超过34.9万家企业和386家银行开展了人民币跨境业务,境外137个国家(地区)的银行在我国境内开立同业往来账户5028个。与此同时,熊猫债市场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关注,发债主体类型进一步扩展,发债规模也实现了大幅增长。截至2018年3月末,熊猫债发债主体已包括境外非金融企业、金融机构、国际开发机构以及外国政府等,累计发行金额为2457亿元。
政策日臻完善
2018年1月,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