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管理实践

构建本外币协同管理体系

来源: 《中国外汇》2018年第9期 作者:杜君 编辑:任风远

随着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的不断扩大,本外币管理在机构设置、政策措施、统计监测、检查方式上的差异所导致的问题日益显现,如:企业登记准入实施主体不同,易形成监管盲区;监管政策不统一,影响到对跨境资金的监管合力;数据采集不统一,影响到统计监测效果;违规处置不统一,影响到对违规行为查处的有效性;监管重心不一,易弱化对跨境资金的管控能力等。本外币差异化的管理体系越来越难以满足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要求,亟需建立对本外币跨境资金流动的协同管理体系。

本外币协同管理的必要性

其一,是跨境资金流动管理政策一致性的要求。从外币管理看,为了维护国际收支平衡,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外汇局重在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真实性监管,在资金汇兑环节上严格审核其交易背景的真实性;而从跨境人民币管理看,为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银行则重在积极推动人民币结算规模的提升。管理重心不同,易导致部分企业打政策“擦边球”,通过币种错配,实现异常跨境资金流动或合法合规套利。

其二,是落实宏观审慎监管理念的必然要求。本外币资金流动共同构成了跨境资金流动的整体,而对本外币资金流动的差异化管理,既不利于深入掌握跨境资金流动特点和理解市场行为,也不利于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应对资金流动风险。此外,部分涉外主体利用本外币管理政策的不协调摆布跨境资金,还会将国际金融市场波动风险传导至境内,进而影响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成效和经济金融安全。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