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管理实践

优化外汇市场信用体系

来源: 《中国外汇》2018年第9期 作者:许波 李东东 杨焕荣 编辑:任风远

近年来,随着外汇市场交易行为日趋多元化,外汇领域的违法违规及失信行为呈现出扩大化、复杂化和隐蔽化趋势。面对严峻的挑战,优化外汇领域市场信用体系势在必行。对此,外汇局积极探索新的监管方式,初步构建起了以分类管理、信息共享、信息披露为主要内容的外汇市场信用体系,对于整顿和规范外汇市场信用秩序、营造良好的外汇生态环境、提高外汇监管的质量和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总体状况看,仍存在法律保障欠缺、失信成本较低、行政处罚力度不够、联合监管机制缺位等不足之处,需要继续加以优化和完善。

构建基本框架

构建基本框架的基本思路是,综合考虑涉外主体的诚信守法状况及可能产生的监管风险,设定不同的管理要求和管理框架,对于不同信用级别的涉汇主体,根据“诚信守法便利、失信违法惩戒”的原则,分别适用相应的管理措施。

一是外汇信用信息采集机制。外汇管理部门除在办理各项日常业务时自主获得涉汇主体信用信息外,还应将来自工商、税务、海关等部门的相关信息实时更新至外汇信息管理系统。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