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人民币

跨境人民币业务新载体

来源: 《金融&贸易》2018年第1期 作者:薛键
2018年,跨境人民币业务将以政策为动力,并对标“一带一路”和“大宗商品贸易”两大着力点,在调整中稳步前行。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经历了起步期、飙升期,当前,正处于调整期之中。据央行金融统计数据报告,2017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为4.36万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为1.64万亿元。其中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为3.27万亿元、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为1.09万亿元、对外直接投资为4568.8亿元、外商直接投资为1.18万亿元。2015年—2017年的三年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从7.23万亿元下降到5.23万亿元,再下降到4.36万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量从2.32万亿元至2.46万亿元,再下降至1.64万亿元。无论是跨境贸易还是跨境投资的人民币结算量,均降幅明显。

就人民币支付排名而言,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统计,2015年12月,人民币是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而至2016年12月,人民币降为全球第六大支付货币,市场占有率降至1.68%。至2017年第三季度,人民币在全球支付结算中的最新份额为1.70%。从存款角度看,海外主要人民币离岸市场——香港的人民币存款,在2014年高峰时曾高达10000亿元,2016年年底为5467亿元,至2017年二季度末,香港机构人民币存款为5355亿元,与峰值相比,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存款已经减少近半。

近三年来,跨境人民币支付量下降、全球支付结算份额下跌、海外存款量减少,这一系列起伏虽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也可以理解为是人民币国际化长期发展过程中的整固。目前,需要考虑如何通过政策应对,为跨境人民币业务寻找突破口,添加新动力。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推动跨境人民币也一样,一方面需要增加动力,另一方面需要有着力点。动力可以来自多方面,政策红利所带来的动力则更为直接,而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以“一带一路”及大宗商品贸易为载体,人民币跨境业务也将有新的着力点。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