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章 理财

严监管下信托业的迷途与方向

来源: 《中国外汇》2018年第3、4期 作者:陈进 编辑:白琳
展望2018,信托公司应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向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向信托本源业务转型,培养稳定的客户群,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实现信托行业转型升级。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2017年的信托业,非“严监管”莫属。应该说信托业整体表现良好:从信托公司层面看,资本实力提升、信托上市破冰、资产证券化和慈善信托业务得到发展等,表现可圈可点;从行业层面看,信托统一登记制度建立、行业评级与监管评级并行实施、信托八大业务分类试点等,展现出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从2018年初媒体披露的几家信托公司的经营业绩看,也令人刮目。但以上亮眼表现在一系列蜂拥而至的监管文件和大批罚单面前则黯然失色。严监管为金融业的2017年画上了句号,也开启了信托业2018年新征途。回顾2017,展望2018,信托公司应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向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向信托本源业务转型,培养稳定的客户群,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实现信托行业转型升级。

方向一:提升主动管理能力

从2013年提出信托行业转型升级起,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在某领域深耕细作就被作为转型的路径。然而,时隔多年,以被动管理类信托为主的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和占比却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事务管理类信托占比达到56%(见图1)。

snipaste_20180207_142607.jpg

尽管事务管理类信托占比的快速增长不乏统计口径变化造成的影响,但依然可以表明,事务管理类信托在信托行业的重要地位。2017年,金融去杆杆被明确提出之后,事务类信托占比依然实现了6个点的增长,自然也带来了信托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近期,规范银信合作和限制通道类业务的一系列监管文件的出台,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从信托公司立场看,虽然事务管理类信托业务利润空间很薄,但其无需承担风险又可以带来收入,综合考虑其性价比以及可能对信托资产规模带来的增量效应,信托公司一般都会采取积极的态度。但这种局面未来可能有所变化。

展望2018年,严监管下,通道类业务可能呈现下降的态势,信托资产规模可能相应也会出现增速明显下降,甚至负增长。提升主动管理能力、依法合规经营、依靠实力赢得市场,才能行稳致远。

行稳才能致远。依法合规经营是业务发展的底线。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既包括项目的获取和管理能力,也包括识别和管理风险的能力以及合规经营能力。未来,合规经营可能需要被提升到更重要的位置。当然,重视合规经营并不意味着束缚业务的发展,不是出于规避监管目的的真正意义上的产品创新,依然是值得鼓励的。此外,重视合规经营需要深入研究监管政策要求,要在合规和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为业务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做好固有业务和信托业务平衡,保证公司长远持续发展。近年来,信托公司持续增资,积累了巨额的净资产,对固有资产进行投资不但可以缓解信托业务对收入造成的影响,而且可以进行中长期投资布局,为未来的发展积蓄力量。当然,固有资产投资也需要具备专业的人才和投资能力,因此,主动管理能力和投资能力对于信托公司转型发展至关重要。

方向二:服务实体经济

十九大报告提出,在新时代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服务实体经济应当是未来信托业务发展的根本方向。

从信托行业数据看,信托资金投向工商企业、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都属于支持实体经济的表现。图2列示了2013年以来信托资金投向房地产、基础设施和工商企业占比走势情况。从数据上看,信托资金投向以上三个领域的占比在50%左右,其中投向工商企业的占比在25%左右。可以看出,主动服务实体经济是信托行业一贯坚持的原则。然而,也应看到,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在信托服务实体经济中占据较大比重,直接投向工商企业的资金中,有多少变相流向房地产也不得而知,但肯定是存在的。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针对地方政府债务和房地产行业的监管政策,为房地产行业和基础设施产业的长远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信托行业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原则,进一步提高信托资金投向实体经济的比重;要转变信托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从融资型向投资型转变;要深入了解产业,开拓房地产和基础设施之外的实体经济领域。

snipaste_20180207_142614.jpg

探索多元化信托资金运用方式,做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提供方。信托资金最为常见的运用方式就是贷款。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贷款运用的资金占比为38.5%,如果再加上形式上为其他类型,但实质上为贷款的运用,比例可能更高。很长时间以来,信托被认为是类信贷业务,根源就在于信托资金通常是以贷款的方式运用的。这也正一定程度上,间接强化了信托的刚兑特征。实际上,信托可以实现多种灵活的资金运用方式。《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打破刚兑、实行净值化管理等,为探索贷款之外的资金运用方式提供了契机。未来,信托公司应当探索真正股权投资等多元化投资方式,从赚利差向分享企业成长价值转变,从习惯赚快钱、赚短钱,向习惯赚慢钱、赚长钱过渡。提前主动习惯比被动适应要好,未雨绸缪比临渴掘井要好。

真正熟悉与了解产业,寻找新的投资领域。如果说对于房地产行业与基础产业要探索多元化的投资方式,对于其他行业则是要深入了解产业,在选定的领域精耕细作,做到专业,成为专家。例如,节能环保、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被视为未来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传统信托行业对这些领域的涉猎较少,未来需要真正了解这些产业,才可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投资。对这些产业,从前期研发、项目设计到风控把关和后期管理,都与信托公司传统业务有很大不同,对信托公司的前中后台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方向三:回归信托本源

回归信托本源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几乎成为谈到信托转型时不可或缺的内容。但究竟何为信托本源,并没有统一的答案。从信托起源看,信托主要是为家族管理财产以及教育、慈善等公共事务服务的,更多属于民事信托。在作为我国信托主要借鉴对象的日本,信托源起于金钱信托和贷款信托,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演化出养老金信托、证券信托、特定赠与信托、公益信托等。从投资理财的角度看,信托被认为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工具。从法律角度看,信托就是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之间的一种法律安排。这种法律关系除了体现在信托公司开展的信托业务中,也可以体现在其他关系中。曾经获得较大认同的是,私募投行、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是信托的三大发展方向,至少许多研究报告和信托公司的年报采用或认同了这种分类。2017年,银监会提出信托八大业务分类,将信托业务分为债权信托、股权信托、同业信托、资产证券化、财产权信托、标品信托、慈善信托和事务信托八类。

或许信托回归本源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不同的观点,每种观点都有其合理之处,但也可能存在有失偏颇之处。例如,“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并不能涵盖信托的全部,信托可以做的事情不限于“理财”。再如,信托是一种法律关系,但并不意味着不可以有进一步的限制,如对受托人的资质要求等。从信托业务发展的角度看,在信托财产独立性基础上,隔离风险也是信托公司的专属业务,可以成为信托的本源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家族财富传承信托和慈善信托等均属于此类业务。目前,这类业务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资产证券化是盘活存量资产的有效路径。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框架下,只有特定目的信托(Special Purpose Trust)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风险隔离和破产隔离,因此,信托公司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近年来信托公司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并未得到充分的发展。未来,在多层嵌套被禁的情况下,随着资管新规的正式发布和银信合作业务的逐渐规范,多类型的标准资产证券化业务有望得到发展,并成为非标转标的合法、合规的工具,还可以作为盘活存量资产、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新路径。

家族财富管理传承信托被公认为信托行业转型的方向。近几年,有些信托公司已在该业务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而言还处于起步阶段。信托公司完全承担主动管理职责的、真正意义上的家族信托业务,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从目前情况看,首先,客户资源是开展家族信托业务最关键的要素,比拼专业能力和服务能力的阶段尚未到来,尽管后两者才是家族信托业务长远发展的基石。其次,法律环境的进一步完善对于家族信托业务的开展影响很大。目前我国的信托登记制度和税收制度尚不完善,这在传统的以资金为主的投融资业务中并没有什么实质影响。也正因为影响不大,所以一直缺少积极的呼吁和推动,使得《信托法》实施十几年来并未有修改、完善的迹象。然而,对于以股权和不动产作为信托财产的家族信托而言,法律环境的完善则至关重要。再次,开展家族信托业务,需要公司自上而下从理念上认同和认可此类业务,从战略上进行规划,并将其作为长期发展目标。因为此类业务存续期间长,前期投入大,如果仅仅抱着尝试的心态,可能得不偿失。

慈善信托也是发挥信托制度功能优势的一类业务。2016年《慈善法》的颁布实施,掀起了信托公司拓展慈善信托的热情。根据慈善中国平台披露的数据,截至2018年1月20日,共有31家信托公司备案了60单慈善信托(含6单共同受托人),信托规模达到8.8亿元。不过,大部分信托公司对于慈善信托业务尚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并且多数慈善信托规模较小。未来,加强与基金会的合作,立足长远,慈善信托非常可能成为信托的主要业务之一。

方向四:培育稳定的客户群

资金募集能力是信托业务的关键,因此,建立资金渠道,培育稳定的客户群,也是信托公司需要增强的能力。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中国信托业2016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信托业2016年累计支付受益人信托收益7587亿元,同比增长4.38%。受益人获得的平均年化综合收益率为7.72%,信托业平均年化综合信托报酬率为0.41%。但不可否认的是,机构资金是信托公司最主要的资金来源。2017年银行资金投资房地产项目受限后,信托行业显现出来的资金荒就是例证。面临资金荒,信托公司开始纷纷建立自己的资金渠道,还有一些原先认为个人客户追求高收益、黏性不高而放弃或者不重视个人客户的信托公司,也开始建立或扩大自身的个人客户营销体系。

未来,这种趋势会更加明显。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需要根据客户需求来设计信托项目。如果不考虑客户需求,不考虑信托项目和信托产品是否存在不适应市场的问题,盲目扩充营销团队并不可取。第二,培养稳定的客户群,包括机构客户和个人客户。对机构客户而言,形成战略层面的合作,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开展多领域多层面的合作;对个人客户而言,要向私人银行学习,提高为客户服务的能力,努力提供多样化信托产品,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客户的需求,增强客户黏性。第三,拓展家族信托和慈善信托业务,将其打造为信托公司长期的资金来源。如上文所述,家族信托和慈善信托是信托本源业务,开展此类业务是信托回归本源的体现。然而,此类业务对于信托公司还有另一重要意义:其可以成为信托公司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而且其客户黏性更高,持续性更强。

长远来看,资金募集能力和资金管理能力同等重要,作为资产管理机构,信托公司应当同时培养自己的这两种能力。2018年,严监管的态势还会延续,信托业务转型将真正迈入实质阶段。在信托行业分化加剧的态势下,转型布局早的公司,转型成果显现会更加明显,信托行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作者系百瑞信托有限责任公司高级研究员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