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所回暖

来源: 《中国外汇》2018年第3、4期 作者:张明
从跨境贸易与投资的人民币结算、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两个维度的许多数据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经开始回暖。

自2009年以来,中国央行一直在两个层面大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一是跨境贸易与投资的人民币结算;二是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的发展。因此,也可以从这两个维度来观察人民币国际化的停滞与回暖。

首先来看跨境贸易与投资的人民币结算。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规模,在2015年第三季度达到20900亿元的历史性峰值后显著下行,在2017年第一季度降至9942亿元,降幅约为52%;但到2017年第四季度,又重新上升至11300亿元。对外直接投资(ODI)与外商直接投资(FDI)的人民币结算规模,在2015年第三季度分别达到3323亿元与5734亿元的历史性峰值后,在2017年第一季度分别下降至641亿元与1776亿元,降幅分别为81%与69%;但2017年第四季度,也出现回暖,分别上升至2100亿元与4646亿元。

与上述变动相应,人民币国际支付占全球国际支付的份额也由2015年8月2.79%的历史性峰值下降至2017年10月的1.46%,再回升到2017年11月的1.75%;人民币在全球国际支付货币中的排名则从2015年8月的第4位跌至2017年10月的第7位,又回升至2017年11月的第6位。

其次再看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的发展。香港市场上人民币存款规模在2014年12月一度达到10036亿元的历史性高位,到2017年3月下降至5073亿元,降幅达49%;后又在2017年11月重新上升至5592亿元。台湾市场上人民币存款规模的变动幅度不大,先是由2015年6月的3382亿元下降至2016年7月的3054亿元,之后又回升至2017年11月的3174亿元。新加坡市场上人民币存款规模先是由2015年6月的2340亿元下降至2016年9月的1200亿元,又回升至2017年9月的1390亿元。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