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管理专题

打造多维度实用适用政策工具箱

来源: 《中国外汇》2017年第19期 作者:朱林 崔一辰 编辑:靖立坤
对经常项目事中事后的政策工具选择,要在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的方向把控下,以市场化调节工具为主,辅以行政性管制工具,提高对经常项目外汇管理真实性、一致性、合规性的监管要求。

构建多维度务实管用的经常项目事中事后政策工具箱,是准确评估经常项目外汇管理系统性风险、及时预判监管周期性变化的需要,也是应对不同形势跨境资金流动变化的必要政策储备,有利于促进事中事后监管新框架下经常项目管理目标的有效落地。笔者通过梳理、总结国际相关监管经验,探索打造符合我国现行管理法规政策的多维度、条件适用、可操作的政策工具箱,并通过对政策工具应用环境以及适用条件的分析,探索研究相关政策工具在调控跨境资金流动方向、及时精准发现跨境融资套利、打击非法资金转移等异常资金借道经常项目流动行为方面,如何有效发挥作用。

外汇管理政策工具的国际借鉴

发达国家或地区由政策工具管控关键环节。发达国家具备完善的事中事后交易报告制度,采取严格的市场主体自律机制,能够及时预判跨境资金流动趋势。其多以市场化手段实现监管目的,但在关键环节或危机时期,政策工具仍是最终选择。如美国主要依靠国内经济政策影响跨境资金流向,借助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工具,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管;日本根据不同周期的经济形势特点,相应调整政策监管重点;英国通过金融机构外汇敞口数量,限制跨境资金流动的规模;德国严格规范金融机构自律机制,重点监管异常跨境交易报告;澳大利亚通过贸易信贷期限监管及货币兑换管制,应对投机资金跨境流动。

新兴经济体以政策工具为主要调节手段。新兴经济体抵御跨境资本流动冲击能力较弱,多由政府或央行设计政策管制工具,管理跨境资金流动。如韩国贸易市场高度开放,但仍以外汇头寸限额管理和流动性比例管理维护汇率稳定,极端情况下还会采取部分甚至全部冻结外汇支付和交易、中央银行集中外汇等应急措施;巴西通过调整跨境投资资金预扣税率来维护汇率稳定;智利通过调整无息准备金率及征税,来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