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揭开美国本土化融资“面纱”

来源: 《中国外汇》2017年第14期 作者:杭东霞 编辑:王亚亚
中企在美本土化融资好处显而易见。但在不同市场,企业遵守的准则和要求均不相同,监管的重点也有所不同。面对各种挑战,中资企业要深入了解各类融资工具,做好信用管理。

随着中国企业海外布局和实体投资的深入,企业海外实体的经营范围不断扩大、业务规模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境外实体的融资需求也同比例不断增长,甚至融资需求会大于、先于业务的增长。然而与上述需求和状况存在反差的是,中国企业的境外子公司依赖中国母公司以增资、借款等方式输血的情况大于境外子公司自主在当地融资。

中国企业境外子公司作为一个处于海外当地的独立企业、自主经营的独立法人,如果仅靠中国母公司进行资本输血,既无法形成自身独立的融资能力,也无法实现企业的市场目的。可喜的是,近年来,一些中国企业在境外的子公司已经看到了境外融资能力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积极进行了境外本土化融资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土融资“利”与“弊”

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中资背景的美国公司在美国本地资金市场进行融资,好处多多。一是美国借贷,在利率上有成本优势;二是美国资金市场,有较为充足和多样的资本来源,融资方式和融资通道具有多样性;三是中资背景的美国公司一旦在美国市场上成功实现融资,那么对于该公司在其他国家的融资工作也会起到促进作用。因为美国融资项目中的信用评级等报告在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同样可以适用和被评价。目前,在美国本土可以适用或者说比较流行的融资方式主要包括向银行贷款、向私募债务市场融资、在公开债务市场融资和公开发行股票。前三种是债权融资工具,最后一种为股权融资工具。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