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长期国债收益率或已临近拐点

来源: 《中国外汇》2017年第12期 作者:张明
国内经济增速、物价与企业利润走低,以及金融监管可能“挤出”而非“挤入”实体企业融资,使得今年下半年国债收益率有望温和回落。

从2016年年底开始,一行三会开始加强金融监管,以改变“金融空转”与“脱实入虚”的现象,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一行三会在强监管方面集体行动的叠加,对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货币市场上,7天回购利率已经由去年低点的不到2.3%上升至目前的3.4%左右,且在今年3月一度突破5.0%;债券市场上,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由去年低点的不到2.7%上升至目前的3.6%—3.7%。

尽管整体上金融强监管的方向不会改变,但未来的金融监管将会加强前瞻性,一行三会之间也会加强协调。基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3.7%可能已临近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拐点,今年下半年国债收益率有望温和回落。

第一,中美国债收益率的息差拉大,以及人民币对美元短期内贬值压力下降,会降低未来美联储加息对中国国债收益率的“溢入效应”。

事实上,2016年下半年至今年年初,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陡峭上行(由1.4%左右上升至2.6%),以及中国央行抑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跌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中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去年11月,中美10年期国债息差最窄时尚不到50个基点;而今年以来,随着美国国债收益率的回落和中国国债收益率的持续上升,目前的息差已经重新扩大至150个基点左右。息差的拉大意味着未来即使美国国债收益率重新上升,对中国国债收益率的推动作用也非常有限。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