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装备制造企业“出海”伊朗攻略

来源: 《中国外汇》2017年第9期 作者:孙婷娟 方磊 熊红帆 编辑:章蔓菁
在美欧解除制裁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双重背景下,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对伊朗的贸易迎来了难得的机遇期;但伊朗多变的进出口政策和复杂的清关程序可能导致的风险仍不容小视。

我国与伊朗在装备制造业方面的往来,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彼时,由于伊朗政府放宽了市场准入门槛,加上我国政府在出口信贷方面提供的政策支持,一些具备“走出去”条件的国有企业相继前往伊朗发展业务,大批中国制造的机械设备随之进入伊朗市场,并逐渐得到伊朗客户的认可。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凭借着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售后服务和价格优势在伊朗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特别是华为、中兴和烽火等通信设备和技术服务公司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目前在伊朗市场拥有非常高的占有率。

在此过程中,由于美欧对伊朗所进行的经济和金融制裁,中国装备制造业对伊朗的出口一度受到严重影响。2016年1月,随着欧盟和美国宣布解除对伊朗的相关经济和金融制裁,国际市场预期伊朗的经济将迎来大幅增长。仅仅在该消息宣布数周内,外国公司就与伊朗达成了超过500亿美元的交易,包括空客公司出售118架飞机给伊朗,意大利铁路公司将在伊朗修建铁路等。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预计伊朗与相关国家的贸易会超过6000亿美元。面对制裁解除给伊朗带来的发展空间,中国的装备制造企业应当正确认识伊朗市场的机遇,同时也不能忽视在与伊朗贸易过程中存在的挑战。

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面临的机遇

总体上看,在后制裁时代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双重背景下,伊朗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政府给予外国企业的优惠政策和相对宽松的航运政策,为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对伊朗贸易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