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实务

防范对俄罗斯制裁的风险

来源: 《中国外汇》2017年第6期 作者:陈杭 编辑:韩英彤
开辟中俄贸易在国际结算上的新通路,改变国际结算上高度依赖欧美银行和SWIFT组织的现状,不论是从创造更为公正、公平的国际金融秩序,还是从更好地推动中俄贸易的角度看,都非常有必要。

2013年底,乌克兰亲俄派领导人中止同欧盟签署政治和自由贸易协议,引爆了乌克兰政治危机。在此之后,乌克兰的国内危机逐步升级,直接影响了俄乌关系,加之克里米亚地区等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国内危机逐步升级为关系到两国的政治危机。2014年3月1日,俄罗斯议会批准普京总统关于在乌克兰克里米亚地区动员俄军队的要求。这一导火索,最终引发美欧等国对俄罗斯的多轮制裁,并持续至今。

制裁范围

自2014年3月17日起,美欧对俄罗斯的制裁范围和力度不断扩大。首先是对俄罗斯部分高官实施签证禁令和在美财产的冻结,接着采取限制融资、冻结在美资产等方式对冶金、矿业和军工等主要经济部门实施制裁。同年7月,制裁范围扩大到金融领域,美国禁止公民为俄国有开发银行等主要银行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等能源企业提供新的融资,随后还限制了俄外贸银行(VTB Capital)、莫斯科银行(Bank of Moscow)、农业银行(Russian Agricultural Bank)的融资。9月12日,进一步把俄罗斯最大的银行——俄罗斯储蓄银行(Sberbank)拉入了制裁名单,禁止该银行在美国市场的融资活动;同时冻结了5家俄罗斯国有防务企业在美的资产,禁止其与美国的公司和个人进行交易。2016年12月,美国宣布继续扩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将多名个人和实体列入制裁清单,包括7名俄罗斯个人涉及的金融和防务行业,8家公司涉及的建筑、公路和铁路等行业。此外,“朱可夫元帅号”和“斯大林格勒号”两艘油轮首次列入制裁清单。

与美国同步开展制裁的还包括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美欧传统盟友,同时一贯中立的瑞士等国,也陆续配合西方的制裁行动。各国的制裁力度则有所不同,但都对俄罗斯的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