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反思中国金融高增长

来源: 《中国外汇》2017年第6期 作者:管清友
金融业去杠杆势在必行。借鉴以往的经验,其思路应该是“不在场内去杠杆,重在场外除空转”。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金融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多数发达国家,也超过了美国、日本在地产泡沫之前的历史高点;而金融业利润的贡献度甚至超过了制造业外移的金融强国——美国。2011年以后,我国金融业继续稳步快速发展,与GDP增速下跌呈背离状态,其风险值得警惕。结合对历史的回顾,笔者对我国2011年以来金融业高速增长的特点、原因,以及金融业去杠杆的思路,进行了思考。

根据背景和增长方式的不同特点,可以将2011年以后的金融业高速增长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112013年。2009年之后,国有企业负债率上升,新增信贷占GDP比重快速增加。彼时,刚兑尚未打破、利率市场化尚未完成、银行和国有企业对利率和盈利均不敏感。种种因素共同导致了20112013年的信贷扩张和企业加杠杆,进而使得金融业占GDP的比重上升。

这一阶段,金融业膨胀的主要特点是非标扩张。其原因在于,一方面,监管为防止信用过度扩张,对贷款规模进行了限制;另一方面,银行业在经济下行及企业盈利恶化的情况下,不得不选择逆势扩表来增加利润,并将资金借助同业通道投向房地产、基建、国企等部门。这一阶段的金融业扩张并没有资本市场牛市的推动,纯粹由信用而派生。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