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文章

9·16地下钱庄案

来源: 《中国外汇》2017年第5期
地下钱庄是指不法分子以非法获利为目的,未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违法从事跨境汇款、买卖外汇、资金支付结算等活动的组织或机构。

地下钱庄是指不法分子以非法获利为目的,未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违法从事跨境汇款、买卖外汇、资金支付结算等活动的组织或机构。调查显示,当前国内地下钱庄的犯罪手法一般有三类:一是非法买卖外汇型,即不法分子在国内外汇黑市进行低买高卖,从中赚取汇率差价;二是支付结算型,不法分子通过设立“三无”公司,采取网银转账等方式,为他人将对公账户的资金非法转到对私账户以及套取现金等提供支付结算;三是“对敲型”,不法分子以境内账户收入“客户”的人民币,再从其境外账户向“客户”指定账户汇出外汇;或者反向操作。

地下钱庄从不过问客户的身份、资金来源及去向。这条不成文的行规,为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打开了方便之门,也因此威胁到国内金融秩序和国家安全。

长期以来,外汇局对地下钱庄等违法犯罪活动一直保持着高压打击态势,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外汇局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外汇局联合有关部门成功破获地下钱庄案件83起,涉案金额逾万亿元人民币;共查处涉及地下钱庄的非法买卖外汇案件448起,查处90名境外个人,25家境内企业,333名境内个人,共处行政罚款0.98亿元人民币。

本期提到的“9·16特大地下钱庄案”,时间跨度长达数年,涉案人数之多、地域之广、案情之复杂,都远远超过了办案人员的想象,整个案件的查处过程堪比一场与违法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战斗。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