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文章

绕开国际化误区

来源: 《中国外汇》2017年第4期 作者:李志鹏 编辑:王亚亚
相当部分企业谈及国际化战略时,常常有“转型升级”的目标思路,但却不明确自己通过国际化是要实现“转型”还是“升级”,实际是未能对“转型”和“升级”的内涵加以清晰的区分。

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快速发展,企业跨国经营成效显著,不仅投资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在国际化战略布局、整合国际国内资源、创新国际化经营模式、开辟新的融资渠道、跨国并购整合、开展属地化经营等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与此同时,部分企业对实施国际化战略也仍存在战略认识上的误区。对此,宜厘清思路,通过抓住关键环节,推动我国“走出去”企业的国际化行稳致远。

定位不准,国际化战略导向含糊不清

实践中,很多企业都能结合自身特点和环境背景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国际化发展模式,并逐步摸索出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国际化道路;但也有部分企业对国际化战略导向存在理解上的偏差。比如,一些企业一谈到国际化立即就联想到“走出去”。实际上“走出去”只是国际化的一个“分支”——“外向国际化”;而国际化还有另一个“分支”—— “内向国际化”,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在国内积极吸收外国资本进行合作。建议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科学选择合适的“外向”或“内向”的国际化战略。再比如,相当部分企业谈及国际化战略时,常常含有“转型升级”的目标思路,但并不明确自己通过国际化是要实现“转型”还是“升级”,实际是未能对“转型”和“升级”的内涵加以清晰的区分。“转型”与“升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转型”是指企业从一种主营业务转向另一种主营业务,或者由一种经营模式转向另一种经营模式。例如某地产企业在欧美收购了影视制作、传媒娱乐企业,逐渐将海外优势文化传媒制作资源引入国内,与其国内的商业地产项目进行整合与对接;再如某制造业企业在东南亚地区甚至是欧美地区直接设厂生产,实现了从传统出口企业向产地多元的跨国公司的转变。而“升级”则是更强调企业提高自身技术和运营能力,从而进入更具获利能力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经济领域的过程,一般通过创新和整合来实现。比如某建筑装备企业对德国在水泥泵车、挖掘机等细分市场掌握顶级技术的家族企业进行了收购,对其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近年来推出了多款具备更高技术的产品,这就是升级。建议企业深层次理解国际化战略导向的内涵,在国际化的产业链选择、合作伙伴以及合作平台选择等关键环节上,制定适合自己的国际化发展模式。

目标模糊,“先开枪后瞄准”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