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文章
中企国际化征途
来源:
《中国外汇》2017年第4期
在中企频频举旗出海之际,我们也看到一些中国企业在国际化征途上受挫。这其中有中国企业海外中标项目或搁置或被当地政府取消的情况,也有中企海外项目盈利能力不足的问题。
经济下行压力与结构转型叠加,使得不少企业将目光投向境外,通过全球布局整合全球资源,构建国际竞争力。全球化、国际化成为企业转型发展中的重要战略。相较平稳有序推进的内向国际化而言,从2014年开始持续升温的外向国际化成为当前的市场热点。2016年全球多地企业都在寻求与内生增长具有互补性的收购交易,以求获得新的区域、产品和专有技术,提高创新能力。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也通过绿地投资或跨境并购嫁接海外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布局。
然而,在中企频频举旗出海之际,我们也看到一些中国企业在国际化征途上受挫。这其中有中国企业海外中标项目或搁置或被当地政府取消的情况,也有中企海外项目盈利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些中国企业海外运营或受阻或失败的案例提醒我们,中企国际化的征途并不平坦。
冰与火之歌
2016年是载入全球并购史册的一年。摩根大通并购团队发布的《2017年全球并购前景展望》调查报告(下称“《展望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并购市场总金额达到3.9万亿美元,与历史第三最佳年份相当。《展望报告》指出,尽管2016年全球跨境并购成绩喜人,但随着这一年监管环境的变化,全球撤销的交易量也达到8420亿美元的高位,共计769宗交易,是2008年以来撤销交易量最高的年份。在全部撤销交易中,北美目标公司占到65%,原因是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FIUS)的关注以及美国财政部在2016年4月就税收倒置问题做出的裁决。此外,反垄断立法也导致美国和欧洲地区撤销了一些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