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文章
日资行经验
来源:
《中国外汇》2016年第22期
本刊记者:
建立完备的风险治理体系、风险管理流程和内控流程机制,可有效降低银行的汇率风险。
相比中资银行,外资银行经历了相对完整的发展阶段,其在汇率风险管理中的研究与实践也日臻完善。那么,在汇率波动加大的市场经营环境下,银行该如何建立完备的风险治理体系、风险管理流程和内控流程机制?就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金融市场分析师李刘阳。
《中国外汇》: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加大,银行应如何将客户的期权交易头寸进行风险分拆,并分门别类地进行对冲和管理?
李刘阳:我行统一管理客户的期权客盘,在主交易员名下设一个期权主账户,交易员根据对市场的研判,在现有头寸敞口限额内调整各风险限额。主交易员主要根据Delta(即期风险),Gamma(Delta风险),Vega(波动率风险)和Rho(折现率风险)等指标来管理整个期权头寸,并通过市场交易来调整这些参数。例如,如果客户买入大量美元看涨期权,交易员首先会先买入美元/人民币即期来对冲Delta风险,然后在期权市场根据价格和流动性,选择买入平值(At the money)期权,或风险偏转产品(RR),或单个看涨期权(Call),以达到补充Vega和Gamma的目的。在风险管理上,期权主账户的主要风险指标为VaR(风险价值)。对此,我行每天会根据三年历史数据计算95%置信区间的VaR,并设定了VaR的警示指标。一旦触及警示指标,将停止新的交易,并要根据市场情况削减头寸并降低V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