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章 封面文章

寻找汇率避险之锚

来源: 《中国外汇》2016年第22期 本刊记者:白琳
在政策锚转向市场锚的过程中,市场主体如何转变理念,主动调整和适应汇率双向波动,找准自身汇率避险的“锚”,是关键所在。

随着汇率弹性的增加和汇率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民币汇率有涨有跌、双向波动成为新常态。“8·11”汇改和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推出后,央行基本明确了以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人民币汇率走势为锚,稳定市场预期的政策。在政策锚转向市场锚的过程中,市场主体如何转变理念,主动调整和适应汇率双向波动,找准自身汇率避险的“锚”,是关键所在。

银行、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是外汇市场的基础。人民币汇率市场走向成熟的过程必然是市场主体认识不断提高、风险理念和避险策略不断增强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银行既要加强自身汇率风险管理,也要为企业及个人提供相应的汇率避险产品和服务。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认为,银行,尤其是基层银行在服务企业和个人客户的过程中,对于汇率应保持中性的立场,引导客户在把握自身现金流的基础上,合理规避汇率风险,而不是帮助客户进行投机与套利。

企业则需要建立起及时对冲外汇风险敞口、合理管理敞口头寸的避险理念,而不是抱着在汇率波动中挣钱的想法在市场中随波逐流。对于企业来说,短期可以采用诸如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工具对冲汇率波动;从中长期来看,还要结合技术创新和经营策略的调整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个人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同样应摆脱单边升值或贬值的惯性思维,逐步接受和适应双边波动的市场。普通个人应在正确认识汇率风险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投资品种。在投资渠道合规和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衡量外币投资品种和收益率,并在与本币收益率进行对比后,再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