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之间

来源: 《中国外汇》2022年第20期 作者:程实 编辑:张美思
不要焦虑,我心所安之处就在若隐若现的均衡“之间”;不要贪心,得失成败的切换恰在凝望本心的闪念“之间”;不要放弃,人类群星闪耀总在点点滴滴的刹那“之间”。

如何用最舒服的方式,表达并不舒服的一种状态?我想,只有音乐可以做到。鹿先森乐队的《之间》就是这样的一首歌曲。《之间》的歌词讲述的是少年怦然心动却又患得患失的忧伤故事。在这样一首讲述犹豫、彷徨、无助和心慌的歌里,让人感受到的,却是出污泥而不染的纯净,以及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治愈感。平心而论,“之间”的确是令人心烦的状态,因为其必然会伴随着左右为难的焦虑、进退维谷的尴尬、不知所措的迷茫、难以自制的躲闪和无法两全的忧伤。而实际上,无论是情窦初开的少年,还是负重前行的中年,亦或是阅尽沧桑的暮年,我们都无法避免地,要面对各种光怪陆离的“之间”,在其中反复历练。

作为投行经济学家,我对于各种“之间”以及它们引致的失序与动荡,再熟悉不过了。特别是在最近一段日子里,市场的不安与慌乱似乎又积聚到危险的临界点,股、债、汇、币四个市场以史诗级的波动,行至“四杀”的刀锋边缘。这一切的根源,都是让人欲说还休的各种“之间”:在物价上涨和增长羸弱之间,全球经济反复试探,持续跌向“滞胀”的历史深渊;在加速紧缩和放缓紧缩之间,美联储等央行朝秦暮楚,接连释放矛盾的政策信号;在通胀交易和衰退交易之间,金融市场频繁重心切换,不断加大既有的巨大波幅。当然,如果将目光从六便士转向月亮,金融市场的这些“之间”,可能也仅仅是更高阶的其他“之间”的一种简单映射。比如,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三位量子力学教授,量子纠缠再次引发关注。唯物与唯心之间,人类与宇宙之间,时间与空间之间,都似乎变得更加不确定。

那么,面对这些复杂矛盾的各种“之间”,我们该如何做到怡然自洽,就像鹿先森乐队吟唱《之间》时那样?对此,我想,至少我们可以努力去做到三点:

首先,不要焦虑,我心所安之处就在若隐若现的均衡“之间”。因为“之间”感到焦虑,不外乎两个理由,一是担心极端状况出现,二是害怕未来和自己所想、所盼的截然不同。从形而上的角度抽象来看,这两种焦虑其实都没有太大必要。人类世界一直在周期发展,潮起潮落,周而复始,长期均衡从来就不是某个极端值。每当“之间”的矛盾表现得越发突出,人类世界实际上就越接近新一轮的发展均衡。光锥之内皆是命运,破而后立、乱而后治、裹挟向前总是自有规律。至于自己所思所想与别人不同,则实属正常。所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人性相通,但个性又和而不同,正因为如此,未来才从不会走向某个极端。就像《之间》里反复出现的歌词——“在清晨之间,在夜幕之间”,其实清晨与夜幕,不正是日与夜的切换吗?所有矛盾,内里都有某种优美的统一。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