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加息下的中资银行外汇贷款业务发展
近年来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和中资企业“走出去”进程,推动了我国企业外汇贷款需求的增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截至2021年年末,我国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余额9129.15亿美元,较2010年初增长134.78%;其中,金融机构境外外汇贷款余额5575.27亿美元,较2010年初增长506.42%,成为外汇贷款的重要增长极。2022年一季度以来,俄乌冲突导致全球能源价格飞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居高不下的通胀水平促使海外进入加息周期。海外加息背景下的外币融资成本显著增加,为中资银行外汇贷款业务开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同时也存在着重要的发展机遇。
海外加息对外汇贷款业务的影响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得益于我国强有力的防疫政策和经济的韧性,境内企业出口显著提升,加之企业等市场主体对汇率预期和本外币资金摆布更趋理性,境内外汇存款有所上升。如何好利用外汇存款支持企业发展,如何提升外汇息差率发展外汇贷款业务,成为中资银行面临的新课题。
2022年1月,人民银行、外汇局发布《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贷款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22〕27号,下称“27号文”) 。27号文出台前,中资银行外汇贷款业务主要包括四种形式:境内机构向境内企业发放的国内外汇贷款、境外机构向境内企业发放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境外机构向境外企业发放的境外外汇贷款,以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32号)“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经批准的经营范围内可以直接向境外提供商业贷款”尝试性开展的由境内机构通过非居民账户(NRA账户)、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境外账户(直接发放)和风险参与(间接发放)向境外企业发放的境外外汇贷款。27号文出台后,首次将境内银行开展境外本外币贷款业务进行合并管理,对中资银行境内机构开展境外贷款从银行制度建设、额度监控管理、贷款用途、结售汇和衍生品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也为境外外汇贷款业务的开展勾画了新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