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优势 护航中小微外贸企业稳健发展
来源:
《中国外汇》2022年第20期
作者:
编辑:蔡正坤
进一步发挥出口信用保险的收汇风险保障功能和融资增信功能,为解决中小微外贸企业面临的收汇风险和“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保驾护航。
近年来,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力军。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达6.05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以中小微外贸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为19万亿元人民币,增长26.7%,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8.6%,对外贸增长的贡献度达58.2%。与此同时,中小微外贸企业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挑战,国际上出现部分国家制造业回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等风险因素,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收汇受阻、资金紧张等诸多问题,我国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微外贸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将进一步加剧。
在此背景下,出口信用保险为我国中小微外贸企业应对上述风险提供了更多的金融工具选择。出口信用保险是对外贸企业的出口应收账款提供安全保障的机制,已经成为国际上通行的、符合世贸规则的贸易促进手段。2022年以来,各级政府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文件,要求切实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服务力度,缓解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因此,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功能作用,对我国中小微外贸企业稳外贸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挥出口信用保险的收汇风险保障功能
中小微外贸企业多数管理机制灵活,能够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但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风险持续加剧的情况下,其抗风险能力弱的劣势也凸显出来。在企业对外出口货物或服务时,可能遭遇国外进口方逾期不付款、破产、拒绝接受货物等商业风险,或者进口国家出现进口管制、没收、征用等政治风险,由此而导致的收汇损失将严重影响中小微外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通过出口信用保险的护航,可以有力保障企业因上述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带来的收汇损失,为企业排忧解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