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中资跨国公司外汇风险量化管理初探
来源:
《中国外汇》2022年第20期
作者:
编辑:王亚亚
中资跨国公司建立体系化、精细化的外汇风险量化管理,有助于企业集团更好地识别外汇风险,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策略,以降低汇率波动给集团现金流以及会计报表带来的不确定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在海外设立子公司及分支机构,布局海外实体产业,逐步成长为跨国企业集团,企业面临的外汇敞口不断扩大,需要管理的外币种类也不断增多。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叠加,中资跨国公司面临更具挑战的外汇风险管理环境。实施有效的外汇风险管理、稳定企业经营成为中资跨国公司面临的迫切课题。建立一套良好的外汇风险识别、外汇风险敞口度量的量化管理体系,是中资跨国公司“走出去”外汇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石,有助于中资跨国公司提前研判外汇风险影响,并作出相应决策,有利于企业集团实现整体外汇风险敞口的可控。
外币货币性资产和负债敞口测算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21号——外汇汇率变动的影响》以及《企业会计准则19号——外币折算》关于财务报表中外币交易折算的相关规定,“外币货币性资产和负债(又称外汇敞口)”采用资产负债表编制日的即期汇率(即记账本位币与外币之间的汇率)将其折算为记账本位币,编制报表日的折算汇率与期初汇率或交易发生时汇率不同所产生的差异记入利润表中的汇兑损益科目。
对海外业务较少、以国内经营为主的中资企业来说,通常非人民币即为外币,外汇风险敞口较易识别,但该外汇敞口统计方式在跨国公司中存在局限。一方面中资跨国公司往往由多家境内、外成员企业组成,外币的资产、负债构成复杂,涉及不同的货币对,不能单纯以非人民币作为外币敞口。另一方面不同的外币敞口存在内部抵消对冲的可能,且不同的外币敞口也会在编制报表日对利润表的汇兑损益科目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笔者所在团队在分析中资跨国公司经营特点的基础上,尝试引入记账本位币作为构建各成员企业外汇风险敞口的统一基准,以便于集团公司对外汇敞口的统一管理。中资跨国公司外汇敞口测算可参考以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