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外资“撬动”高技术制造
制造业是我国较早实现对外开放的部门。在制造业的对外开放过程中,外资不仅带来了资金,也带来了先进技术和境外市场需求。这其中,外资在高技术制造业上的投入,更是对国内相关行业的技术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吸收外资规模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8月,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56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2%。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49.5%、74.2%和106.4%。未来,面对复杂的全球政治经济形势,我国更需要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外资在高技术制造业中发挥积极作用,共同推动国内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吸收外资规模持续增长
高技术制造业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后危机时代经济大国争夺全球新的经济战略制高点的关键。根据国家统计局印发的《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等6大类。
近年来,我国进一步放宽了制造业的准入门槛,加快对外商投资结构的优化和对外商投资质量的提升,促进了外资在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加速布局。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1.7%,全国高技术企业中有25%是外商投资企业,高技术产业近50%的产值来自外商投资企业。2017年,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666亿元,增长11.3%。2018年以来,高技术制造业吸收外资规模继续保持增长。快速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推动力。而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高技术制造业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带,与我国利用外资的重点省份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