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解密反向分手费保险

来源: 《中国外汇》2018年第10期 本刊记者:李茜
如果企业能够在交易的前期确认反向分手费保险可覆盖的风险范围及保费成本,便可更加全面地掌握并购交易的风险及成本,提前做好风险保护。

随着中国企业参与全球跨境并购市场活跃度的不断提高,各类新型、复杂的交易安排也逐渐为中企所熟知。其中,针对中国买方企业的“反向分手费”已从两年前的“新面孔”转变为今日的“老朋友”,不仅成为中国企业参与跨境并购交易的常规条件,其所占交易金额的比例也在明显上升。为管控这一新型交易安排带来的新的风险,反向分手费保险应运而生。

风险催生需求

跨境并购交易所涉及的政府审批的不确定性,是反向分手费兴起的主要原因。中国买方企业在跨境并购交易中常见的政府审批触发条件主要有来自他国的国家安全审查,包括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的审批等,还有各国政府部门的反垄断审批以及中国政府针对境外投资的相关审批。

自2016年年底开始,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遏制“非理性”海外投资的政策。在监管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的背景下,外国卖方企业对于中国企业是否能完成交易的担心也随之增加。这使中国企业在开展与反向分手费相关的谈判时,相对他国竞争者往往会处于不利地位,不得不接受更为严苛的反向分手费条款,包括更高的反向分手费比例与更详尽的触发条件。以2018年2月哈药股份对GNC的收购为例。根据公开披露信息,该交易总额约3亿美元,反向分手费为1800万美元,占交易总额的6%。其反向分手费的触发条件不仅包括美国的CFIUS审批和反垄断审批,而且包括中国政府的境外投资审批。“2016年至2017年间,中国买方企业遇到的反向分手费占比大概在交易金额的1.5%—5%,而2017年下半年开始,则普遍上涨至5%—10%,不但高于3%的国际惯例水平,且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高端责任险事业部副总经理任晓强告诉记者。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