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基建投资大幅放缓的背后
来源:
《中国外汇》2018年第10期
去杠杆导致的货币收紧对基建投资虽有冲击,但并非导致其大幅回落的主要因素,相对而言,财政收紧以及债务约束增强的影响则更为显著。
沈建光 瑞穗证劵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
2018年一季度,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累计增速为7.5%,比1—2月回落了0.4个百分点。在其三驾马车——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中,基建投资放缓最为显著:一季度同比增长13%,增速比1—2月回落了3.1个百分点,创2012年以来新低。基建投资大幅回落的原因是什么?又是否会对今年经济增长造成压力?
有观点认为,基建投资大幅下降源于去杠杆作用的显现。但笔者认为,虽然始于2017年的金融去杠杆与严监管将当前货币政策带入中性偏紧,对基建投资产生了冲击,但并非导致其大幅回落的主要因素,相对而言,财政收紧以及债务约束增强的影响则更为显著。
笔者对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与非民间投资进行比较后发现,近三年二者的走势出现明显背离:2016—2017年,非民间投资(与基建投资高度相关)明显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民间投资则显著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而2018年,在非民间投资大幅回落的背景下,民间投资却得益于经济内在动力的增强出现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