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

中国出口“天花板”会否显现

来源: 《中国外汇》2017年第17期 作者:钟正生 闫利 编辑:张美思
保持出口长盛不衰的关键,是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对我国而言,在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阴霾不散、国内传统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日趋丧失的背景下,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急迫和重要。

2017年上半年,中国的出口数据表现较为出色。据此,部分观点认为,未来出口的形势一片大好。但笔者认为,对未来出口的形势判断不宜盲目乐观。整体看,在出口形势整体平稳的情况下,还存在一些限制因素。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中国出口占世界出口中的份额达到历史新高13.8%,但2016年这一份额则下降至13.2%。这不禁令人联想到曾经的贸易出口大国德国和日本曾经遭遇的情况:日本出口占世界出口中的份额在1986年达到9.86%高点之后开始回落,德国出口占世界出口中的份额在1990年达到12.1%的高点之后也出现回落。在二者出口份额触及“天花板”的背后,不难看到“广场协议”的影子,这是美国针对其与二者间巨额贸易逆差的“纠偏”举措的直接影响。当前,需警惕中国出口遭遇类似德、日出口触及“天花板”的风险。

发达经济体复苏稳中有忧

从中国出口外需的角度看,发达经济体的复苏并非十分乐观,这对中国出口而言是一大限制因素。

2017年上半年,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的增长趋势近乎同步,全球货物贸易量同比增速达到2.8%,明显高于前五年的平均增速2.3%。2017年以来,我国的出口得到明显修复,也与发达经济体基本面好转的溢出效应有明显关系。2017年上半年,中国对欧美出口占比合计已占到中国出口总额的28%左右。可以说,美国经济复苏势头不改,欧洲经济“靓丽”表现超出预期,都对中国出口产生了不小的拉动作用。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