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

货币供应新方式:近忧与远虑

来源: 《中国外汇》2017年第7期 编辑:孙艳芳
展望未来,如果房价上涨、汇率下跌的预期能有所企稳,面对巨额的流动性缺口,货币政策能辅以小幅渐进、多次灵活的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有利于“稳健中性”政策目标的实现。

2016年以来,我国的货币供应呈现出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方式:央行极少动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工具(2016年仅有一次降准),却大量使用了各种创新工具,如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及其他公开市场操作来提供银行间市场流动性。2017年初,央行还推出临时流动性便利(TLF)来缓解短期的流动性紧张。据统计,2016年央行通过逆回购向市场投放的流动性共计约25万亿元,是2015年的6.66倍;通过MLF向市场投放的流动性共计5.52万亿,是2015年的2.41倍。

在汇率预期不稳、资产价格高企的宏观背景下,上述创新工具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外汇占款下降引致的流动性短缺,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银行间市场的波动明显加剧,市场对货币数量和资金价格的预期有些紊乱,甚至还暴露出部分商业银行抵押品紧张等新问题。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那么2017年,在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基调下,上述货币供应方式是否可以持续?银行间市场的价与量的矛盾如何演进?准备金率的调整是否值得期待?这些都是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

2017年流动性缺口有多大

基础货币是货币政策目标M2的增长基础,也是央行可以调控的“流动性闸门”。 如果要预测未来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即基础货币)缺口有多大,就是要估算为了实现既定的GDP以及M2目标,流动性需求和流动性供给(在不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前提下)之间的缺口有多大,即:流动性缺口=流动性需求-流动性供给。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