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港股回归路径探索
来源:
《中国外汇》2016年第24期
作者:
编辑:刘丽娟
港股回归国内资本市场主要有私有化退市和分拆部分业务两条路径。具体交易中适用哪一路径,需要根据企业的上市架构与商业安排对症下药。
如果说中概股回归是两年以前的“资本盛宴”,那么,自2015年开启的港股回归国内资本市场浪潮,就是这一“盛宴”的“续集”。此前多年,境内企业赴港上市的步伐一直没有停顿,其中既有以境内注册的股份公司作为发行人上市的H股,也有以境外注册的公司作为发行人并通过返程投资并购或VIE结构控制境内运营主体的小红筹企业。时至今日,香港资本市场与内地资本市场之间显著的估值差异,使得大量已经在港上市的境内企业走上了回归内地资本市场之路。从实务层面看,港股回归国内资本市场主要有私有化退市和分拆部分业务两条路径。具体交易中适用哪一路径,需要根据企业的上市架构与商业安排对症下药。
路径一:私有化回归
在私有化回归模式中,近期的案例有:2016年10月,H股奇峰化纤就可能会被其控股股东吉林化纤集团发出私有化全面要约发布提示公告;2016年9月,H股万达商业完成私有化;2016年1月,H股物美商业完成私有化;2015年12月,A+H股经纬纺机完成H股的私有化退市。
从香港证监会(SFC)及香港交易所(HKEx)的监管角度来看,结合香港《公司收购及合并守则》(下称《收购守则》)的相关规定,港股的私有化方式主要包括全面要约(general offer)、协议安排(scheme of arrangement)或资本重组(capital reorganisation)两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