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化应对政府审批风险
近日,四部委在就海外投资问题答记者问中表示,政府部门支持有条件、有能力的主体开展真实合规的对外投资业务,同时打击虚假的对外投资行为。这表明,相较过去政府部门更多强调支持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目前则更加强调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质量。对此,身处跨境并购浪潮的中国企业,首先要注意控制海外投资风险,不能盲目任为;其次,要在符合主业、确有真实正当跨境并购需求和符合商业逻辑的交易能力的情况下,积极做好接受政府审批的准备工作;最后要注意在交易文件中使用技术化的风险控制手段,切实合理地分配好并购谈判中的政府审批风险。
正确理解政策导向
11月28日,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汇局四部门负责人就海外投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四部门负责人表示,“中国对外投资的方针政策和管理原则是明确的,即坚持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原则、国际惯例、政府引导,坚持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对外投资管理方式;同时,把推进对外投资便利化和防范对外投资风险结合起来,规范市场秩序,按有关规定对一些企业对外投资项目进行核实,促进我国对外投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政府对于海外投资的鲜明态度,给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吃了一颗“定心丸”。政府的立场是明确的,即支持有条件、有能力的主体开展真实合规的对外投资业务,打击虚假的对外投资行为。在过去,政府部门更多强调的是支持中国企业走向海外;而在当前,政府部门则更加注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质量。
虽然政府部门加强了对跨境并购的审核要求,但支持符合企业主业、符合产业升级需求的海外并购的态度是一贯的。在2016年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外汇局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我们一直强调,支持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业开展真实合规的对外直接投资业务;同时,也会不断加强监测和现场检查,打击虚假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此外,我们还会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必要的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