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期权:汇率避险新看点

来源: 《中国外汇》2016年第24期 本刊记者:王亚亚
中国企业正在与国内外汇期权市场共同成长,对外汇期权的应用也从初期的卖出期权获得期权费收益阶段,逐步过渡到购买期权及运用期权组合进行汇率风险对冲的阶段,向国际现代企业的汇率避险方式靠拢。

近期,美元持续强势上涨,人民币承受较大压力,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接连跌穿6.8和6.9关口,引发市场普遍关注。对于涉外企业来说,及时锁定汇率风险成为当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

由于汇率走势的变化以及市场多年的培育,企业对于汇率避险的理解与认识越来越深刻,因此对于外汇避险产品的应用也日趋专业。目前,市场可提供的汇率避险产品主要包括:即期结售汇、远期结售汇、人民币外汇期权,以及这三种方式的组合产品。人民币汇率双边弹性增强,企业参与外汇衍生品的力度也比之前提升,人民币外汇期权产品可谓是当前外汇避险市场的“新宠”。

避险市场“新宠”

2011年2月,外汇局发布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1〕8号,下称《通知》),标志着境内人民币外汇期权业务的正式诞生。《通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产品类型方面,明确为普通欧式期权。二是明确了以下交易原则:客户办理期权业务应符合实需原则;只能买入期权和对买入的期权进行反向平仓,不得卖出期权;除特定范围的交易外,期权到期行权应采取全额交割。三是市场准入方面,外汇局对银行开办期权业务实行备案管理,不设置非市场化的准入条件。四是结售汇头寸管理方面,将银行期权交易的Delta头寸纳入结售汇综合头寸统一管理。所谓欧式期权,是指买入期权的一方必须在期权到期日当天才能行使的期权。在亚洲区的金融市场,行使期权的时间是期权到期日的北京时间下午 14∶00。过了这一时间,再有价值的期权都会自动失效作废。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