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天地

探索银行电子交单

来源: 《中国外汇》2016年第23期 作者:王文俊 编辑:韩英彤
电子交单的发展不仅仅是交单方式的变革,更应作为银行提升客户服务水平的全新尝试。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国际贸易也在寻求更加高效的发展方向。其中之一,就是信用证交单方式的逐步电子化。进/出口商以及相关方在电子交单的网络平台中传递电子单据,也催生出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入其中。银行作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参与者,在传统交单方式的变革中,起着普及电子交单的关键作用。虽然如今信用证开立与通知大都通过SWIFT进行,但是电子交单的实质是信用证全流程的电子化,包括开立、通知、交单、审单和结算。本文将从信用证电子交单的优势谈起,在分析总结已经成功应用电子交单的国外银行经验的基础上,展望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电子交单业务的前景。

电子交单的优势

对于贸易各方来说,与传统的纸质交单方式相比,电子交单的主要优势有三:其一是交单全程采用电子化单据和网络,使得交单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国际贸易的效率。传统方式下,贸易全程因需寄送纸质单据,耗时可能会超过一个月甚至数月之久;可是在电子交单下,时间可以缩短至一周。其二是全程电子化的方式,实现了各方对贸易流程的监督和管理,增加了贸易透明度。贸易各相关方可以随时查询贸易进度,了解货物运输情况等。其三是电子交单可以节约贸易各方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更加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

从银行层面来说,首先,实施电子交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电子单据一般都有统一格式,银行审单人员能更准确和有效地捕捉信息,同时提高对于单据的熟悉度,从而大大提高审单效率。其次,银行处理业务时间也将缩短。传统方式下,信用证结算周期长,从开立到通知或者修改,再到最后交单审单的环节,都依赖纸质和邮寄方式;而在电子交单下,信用证的开立、修改或通知只要一天就可以完成。受益人电子交单之后,银行可以更及时地审核单据。时效性的增强,也相应提高了银行的竞争力。再次,实施电子交单后,可以避免因为邮寄单据而造成的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在单据破损或者丢失之后,银行协商重新寄单,在这期间如果因为单据延误而造成进出口商的损失,无疑会对银行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实际上,银行应用电子交单的优势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毫无疑问,电子交单的发展将使得信用证更有竞争力,有助于保持其作为主要国际结算方式的地位。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