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与TPP会否殊途同归
近年来,由于WTO多哈回合陷入停滞,各国纷纷将国际经济合作的重心从多边转向双边和区域,以大国为支点的巨型自由贸易协定(FTA)不断涌现。在这一背景下,亚太地区出现了由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以及由东盟主导、中国积极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两大谈判并存的局面。二者在引领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方面形成了强烈的竞争。随着TPP于今年2月达成协议,而RCEP还在谈判中,TPP一度似有引领亚太经济一体化之势。但是,近日美国侯任总统特朗普通过YouTube视频阐述了他上任100天的执政计划,明确表示将会在入主白宫的第一天,发布总统行政令,退出TPP。特朗普这一表态被视为是对TPP的死刑宣判,因此,关于亚太区域的这两大巨型区域协定的未来走向,受到广泛热议与关注。有些观点认为,TPP在美国通过受阻,将为RCEP带来机会。那么,美国退出TPP是否表明TPP真就“死了”?RCEP未来发展前景如何?下文将从参与这两个巨型协定谈判的成员、议题、目标等角度,对二者予以分析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对上述问题给予解答,以期抛砖引玉。
TPP与RCEP 的区别
TPP是目前为止已经签署的最大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其脱胎于2005年新加坡、文莱、新西兰和智利四国签订的包含投资、知识产权等内容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定——“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2009年,美国高调加入扩容谈判,称将借此打造“21世纪高水平、高质量的自由贸易协定模板”,从而备受瞩目。TPP谈判历经波折,签署协定时间被一拖再拖,最终于2015年10月达成协议,并于2016年2月4日在新西兰奥克兰正式签署协议。
RCEP是当前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2011年11月,第19届东盟峰会通过了《东盟地区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框架》,邀请与东盟之间签署FTA的6个国家(中国、澳大利亚、印度、日本、韩国和新西兰)参与RCEP谈判。2012年11月,RCEP 16个成员在柬埔寨召开东盟峰会后,正式宣布于2013年初启动RCEP谈判。RCEP自2013年5月正式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已完成15轮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