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衡

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与效率模式重塑

来源: 中国外汇《金融&贸易》2016年第4期 作者:张平
2016年,宏观稳定政策取得成效,突出的特征是经济周期回升,同时经济结构性减速的挑战依然存在。未来,必须进行以提高效率为基准的供给侧改革,才能化解经济增长减速的挑战。

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平稳,预计能够满足经济增长在6.5%的基本目标,宏观稳定政策取得成效。突出的特征是经济周期回升,同时经济结构性减速的挑战依然存在。从经济结构变化的角度看,中国的经济动力发生了根本变化,经济供给动力源已经从第二产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转向了第三产业。2015年,金融带动经济增长;2016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占GDP的份额达到52%强的水平,房地产的带动作用明显。从需求角度看,投资增长放缓,而全球经济低迷,出口乏力,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提升。

当前劳动生产率下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贡献均呈下降趋势,导致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在2016年前三个季度低于GDP的增长,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缓慢和过度刺激投资增长导致了投资回报率下降。投资回报率的下降导致了M1和M2的缺口扩大,民营资本投资乏力,资本出现外流。因此,在稳定政策的基础上,必须更积极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促进经济效率的不断提升。

宏观稳定与经济减速挑战并存

宏观稳定政策助力增长平稳可期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