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算

区块链技术对单证中心运营模式的影响

来源: 《金融&贸易》2018年第4期 作者:周烨 武春蓉
银行单证中心也应该未雨绸缪、提前规划,积极面对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在未来的发展转型中掌握主动。

区块链是当下最热门的创新技术之一。关于区块链技术的讨论曾引爆达沃斯论坛,各国政要和行业精英们共同探讨区块链行业发展应如何与世界趋势携手并进。近年来,国内外商业银行均不断提高对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关注度与参与度。本文将聚焦区块链技术在跨境结算领域的应用,以及该应用给大型商业银行单证中心运营模式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并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将区块链技术与单证中心运营模式有效融合。

区块链技术在跨境结算领域的应用及优势

巴克莱银行和汇丰银行分别于2016年9月、2018年5月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跨境信用证结算,完成了区块链在信用证结算方面的场景应用真实试验,在业内引起很大反响。通过区块链技术,信用证交易需要的所有文件可集中在一个平台上,分布式账簿能确保进出口商及其往来银行等参与各方通过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对贸易文件和单据进行监测和操作、对交易的资金流实时监控,让线上信息流、资金流与线下物流相统一。上述区块链技术应用将原本可能耗时10天左右的信用证结算时限缩短至几个小时。如果区块链模式下的结算方式彻底取代传统的信用证结算方式将会大幅缩短交易流程、提高操作效率。

作为一种透明、高效、稳定可靠的去中心化价值传输技术,区块链技术在跨境结算领域的应用将极大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提高交易的效率和安全性。其“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的运行逻辑将有能力去除交易双方对过多中间机构和安全机制的依赖,加速交易的完成。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