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衡

贸易逆势上扬背后的“近忧”与“远虑”

来源: 《金融&贸易》2018年第4期 作者:刘鉴 闫斐
我们需谨防短中期贸易下行风险,同时要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变革的大势,力争在数字经济推动的新一轮全球价值链重塑、国际生产分工调整和世界贸易格局的变迁中抢占先机。

2018年年初以来,在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全球货物贸易稳定增长的带动下,尽管受到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之不利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在总体上仍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贸易结构和贸易格局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转型效果进一步显现。短中期,我们需警惕全球经济下行、贸易趋缓可能会导致的的负面冲击,要做到未雨绸缪;长期,应加大在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前沿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和市场布局,力争在全球贸易新一轮增长、变革和调整中,抢占先机。

贸易逆势上扬创新高

2018年10月,我国出口14907.1亿元,进口12570.9亿元,经季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7.8%和20.3%。尽管进口增速相较于9月的22.3%略有回落,但依然达到了近一年来的新高,出口增速更是创下了近四年的新高,仅次于2017年年初的水平,数量增长对进出口总额增长的贡献率接近70%。即便不考虑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如果按美元计价,我国10月出口2172.8亿美元,经季调同比增长13.4%,2013年二季度至今的五年半间,也仅有4个月的增速高于这一水平;我国10月进口1832.7亿美元,经季调同比增长15.7%,尽管低于2018年前九个月的增速,但在2012—2017年的六年间,也仅有6个月的增速高于这一水平。

笔者认为,贸易增长的超预期,除了出口企业为规避加征关税影响而提前交货的因素以外,更多与世界经济复苏引致的外部需求意外良好有关,同时也与二季度以来人民币汇率贬值、国内出口退税和扩大进口等政策措施的落实生效不无关系。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