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管理实践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的外债风险管理研究

来源: 《中国外汇》2017年第11期 作者:人民银行中关村中心支行课题组 编辑:靖立坤

长期以来,我国对企业外债一直实行以“投注差”为核心的外债风险管理模式。此种模式对企业借入外债的币种和期限无法做出有效约束,企业可以在额度内自由选择债务币种,通过展期可以使短期外债长期化。为了弥补传统外债管理模式的不足,人民银行和外汇局在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政策在多个地区试点的基础上,于2016年5月3日将本外币一体化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以下简称“全口径外债政策”)扩大至全国范围内的金融机构和企业。2017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17〕9号)发布,进一步完善了宏观审慎外债政策框架。

传统外债风险管理的核心是规模管理,主要方式以事前登记管理为主,辅之以事中、事后的非现场、现场核查。其中,事前管理包括外债额度管理、资金运用管理和账户管理。相比传统的外债政策,全口径外债政策设置了期限、类别和币种风险转换因子,在管理外债结构风险方面有所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模式对外债额度和资金使用方面的监管不足,但对于外债风险的度量、评价和应对手段仍缺少系统化的论述。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外债风险水平的度量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通过构建外债风险因素指标体系,进一步度量外债风险水平,并按照因子分析法计算年度外债规模、结构和宏观因素专项及总风险因素得分,用以确定外债风险等级。其中规模因素、结构因素为同步和滞后指标,宏观因素为先行指标(加入这一指标能更好地体现以逆周期调节为核心的宏观审慎管理思路)。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