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
明朝福利那些事儿
来源:
《中国外汇》金融&贸易2016年第3期
作者:
明朝初年,经历了战火纷争的百姓非常渴望安定的生活,“草根”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也深知底层百姓的疾苦,所以开始大力推行福利制度。如果归类,此时的福利制度主要有三种,即设立养济院,漏泽园和惠民药局。
养济院类似于今天的养老院,但救济的范围更广,从洪武五年(公元1372 年)开始在全国各地建立。朱元璋设养济院收留孤寡老人、居无定所者和无业者。“月给米三斗,薪材三十斤,冬夏各给布一匹,小孩给大人的三分之一。”
漏泽园可以理解为免费的公共墓地,“设漏泽园葬贫民,天下州府县立义冢。”相传,朱元璋有此举与其儿时的经历不无关系。朱元璋幼时父母皆因瘟疫而死,但家境贫寒无力棺殓,最后是邻居资助才得一块坡地来安葬父母。古时死生之事为头等大事,朱元璋同情那些因贫困而无法安葬的人,故设立漏泽园。
惠民药局颇有给予老年人“免费医疗”之意味,其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免费看病服务和免费领取药品。朱元璋曾对中书省大臣说:“中原兵难之后老稚之孤贫者多有失所,宜遣人赈恤之。”在朱元璋看来,在频繁经历战火的中原大地上,鳏寡孤独和年老贫困者非常多,需要政府的帮助。明英宗时期,还推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养老制度,即所谓“优老之礼”,凡年满七十岁的老人,国家就要赐爵位,每月给予生活补贴。而且在法令严明的明朝,对犯了法的老人也格外开恩。明朝的老人不仅可以得到社会福利,而且“国初朝觐,凡州县老人亦与焉”,明朝的老人对地方官有监督权,可以直接朝觐上奏。此外,地方官如没有按法令执行这些福利政策,也将会遭受到严酷刑法。